750 4月26日,均胜电子发布了2021年年报,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456.7亿元,同比下降约4.6%。其中,汽车电子系统实现营业收入约133.6亿元,同比增加约22.3亿元,增长约20.0%;汽车安全系统实现营业收入约323.1亿元。此外,由于人民币对美元与欧元汇率出现较大波动,导致美元和欧元计价的营业收入在折算中有所损失。 据中信证券发布的研报分析称,均胜电子业绩显著承压,主要系因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芯片短缺、原材料价格与运输费用上升等负面因素影响。此外,公司对汽车安全事业部相关资产组计提商誉减值准备约20.2亿元,亦对公司2021年业绩造成较大影响。根据公司同日发布的2022年一季报,2022年一季度实现营收117.30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58亿元。虽仍受影响,但亏损明显收窄。 汽车电子业务表现抢眼维持高增长 均胜电子凭借行业领先的核心技术与自主研发能力,以先进的创新设计、覆盖全球的生产制造体系、可靠的品质管理以及始终如一的优质服务,不断引领全球汽车电子和安全行业的发展,是各大知名汽车品牌的长期合作伙伴。近年来,公司与各整车厂商、芯片厂商、通信与互联网企业共同推进汽车行业的“新四化”,为更安全、更智能、更环保的交通出行愿景而努力。公司积极拓展新客户,并努力扩大国内市场业务,目前已与自主品牌及新势力品牌,如长安、长城、广汽、吉利、蔚来、小鹏、理想等展开广泛合作。 报告期内,公司汽车电子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约127.1亿元,同比增长约24%,毛利率18.99%,同比增长1.63个百分点。尽管受到缺芯、疫情等因素的扰动,汽车电子业务仍然维持了较高的增速。 智能化网联化业务蓄势待发即将落地量产 2021年,公司继续与大众、宝马、奥迪、福特、通用、特斯拉、吉利、广汽、比亚迪等整车厂商保持紧密沟通,优化人机交互、域控制器、车联设备和软件引擎等量产产品;公司与激光雷达、AI芯片、操作系统等领域的合作方(如华为、高通、图达通等)共同研究,推进汽车智能化的各种前沿“黑科技”,例如智能座舱整体解决方案、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基于5G技术的智能网联产品等的研发与推广,公司强化智能座舱领域的前瞻研发能力,加速推动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变革。 公司于2021年7月份新设均胜智能汽车技术研究院,致力将人工智能技术与汽车产业相融合,深度参与智能驾驶的时代趋势。公司定位智能驾驶领域的Tier1,开展从L0至L4级自动驾驶各级别技术研发,并协同芯片厂商、智能传感器、虚拟仿真平台等合作伙伴,提供由智能驾驶域控制器、智能传感器、中间件到应用层算法的全栈解决方案,最终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软硬件一体化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其中,公司已与Ambarella、地平线、NXP等芯片厂商建立合作关系,积极布局智能驾驶。 中信证券分析道,在下游主机厂缺芯的不利影响下,公司汽车电子业务仍保持着较快发展。2021年,公司汽车电子系统新获订单约308亿元。公司与华为在智能座舱领域的全面战略合作,双方正共同推进基于鸿蒙操作系统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的研发,目前已与国内某知名自主品牌签署订单协议,预计2022年第四季度实现量产。智能网联方面,公司车路协同5G-V2X技术于2021年5月份搭载于高合HIPHIX量产落地,国内某造车新势力新车型的订单也于2022年初正式量产。 新能源管理系统方面,公司积极推动电控模块多合一的开发,拥抱汽车轻量化、模块化趋势。公司在新能源管理系统领域已有成熟布局,具备12V、48V、400V、800V电气系统的电池管理系统(BMS)研发、测试验证和制造能力,可为客户提供集成化、模块化、平台化的产品,在纯电汽车和混动车型的电池管理系统、功率电子等方面均走在全球技术与市场前列。除此之外,公司还在高压快速充电、无线充电、多功能DC/DC电压转换器、车载充电机(OBC)等领域拥有深厚的技术积淀,相关产品已在欧系豪华车型量产。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网)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网![]()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