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知否原著:明兰几个陪嫁丫鬟,大多顺利出嫁,为何只有碧丝最惨?

2022-04-28| 发布者: 悦海网|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古时候,小姐嫁得好不好,往往直接影响陪嫁丫鬟后半生的命运。这一点,在《知否》原著明兰的陪嫁丫鬟身上,......
剧本杀是什么意思 https://www.td010.com

古时候,小姐嫁得好不好,往往直接影响陪嫁丫鬟后半生的命运。这一点,在《知否》原著明兰的陪嫁丫鬟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从前,明兰只是普通清流文官家的庶女,她身边的丫鬟也随之低人一等,不得不整日瞧着府里管事媳妇、大丫鬟们的脸色,小心翼翼做事;

而随着明兰高嫁顾家、并渐渐成为宁远侯府真正的当家主母,那些从盛家跟来的陪嫁丫鬟们也应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句话,不仅在侯府无人敢小瞧,而且从吃穿到婚嫁,都十分光鲜体面。

然而,其中却有一个例外:丫鬟碧丝。

作为一个已经服侍了明兰十年的陪嫁丫鬟,碧丝并没能像其他姐妹一样得到一个好的结局,而是活生生将一手牌打烂,从显赫富贵的侯府,重新跌入粗粝贫寒的生活深渊。

她身上到底存在什么问题,才走到这一步呢?

01自作聪明的人,往往聪明反被聪明误

明兰在盛家做闺女时,最初只有丹橘与小桃这两个贴身丫鬟;后来在盛老太太的关照下,才增加了四个新的小丫鬟;

明兰初见四个新丫鬟时,刚好翻开了李白的诗“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于是便分别给四人赐名“燕草、碧丝、秦桑、绿枝”;

小桃曾戏言,自己与丹橘的名字都是“红的”,而这四个新来的则是“绿的”。

当时的明兰也不过十岁左右,几个小丫鬟也都尚在稚龄。一主六仆,开启了独属于她们的相伴之路。

常言道,“十指有长短”。虽然燕草、碧丝、秦桑、绿枝四个“绿的”丫鬟同时登场,但由于个人心性不同,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们渐渐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燕草是第一个掉队的人。

当时,明兰到了及笄年纪,即将议亲。燕草的家人多了个心眼,认为明兰只是一介庶女,很难嫁到好人家;与其将来让燕草陪嫁过去吃苦,不如想办法让燕草留在盛家,安稳度日。

于是,她家早早就来求明兰的恩典,声称已经给燕草找好了婆家,言下之意就是告知明兰,将来不要带着燕草出嫁了。

谁知人算不如天算,明兰的婚事最终竟然落在了新贵得宠的顾都督顾廷烨身上,且顾家还有宁远侯的侯爵背景。

燕草悔青了肠子,忙不迭改口,托丹橘找明兰求情,口口声声“舍不得姑娘”,“想再服侍几年”。而明眼人都看得出,燕草是惦记着侯府的富贵。

清醒如明兰,自然不会容忍贴身丫鬟如此左右摇摆:

“那种权爵之家,即便你没什么歪心思,恐怕都会被勾出歪心思来,何况她是个心志不坚的”。

于是,明兰给了燕草一份厚厚的嫁妆,将她留在了盛家。

燕草不死心,每当明兰回娘家,燕草都想尽办法、恳求一见;但明兰只肯赏赐东西给她,却再不相见。

因为,这世上有些人、有些事,如果就这么淡淡处理,好歹还能留几分最初的美好记忆;如果去细究,去理论,只能徒增伤感与烦恼,连好聚好散都无法实现了。

02有时候并非没有好运,而是不懂得珍惜好运

四个“绿的”剩下了三个。

她们与丹橘、小桃、若眉,以及王大娘子赏赐的彩环,作为明兰的陪嫁丫鬟,开启了侯府生活。

就像《红楼梦》里所说,大户人家的高等丫鬟,比普通人家的小姐过得还舒服。

绿枝、碧丝等人,不仅好吃好穿,就连居住的房间都“精致明净”,“每日还有小幺儿和粗使婆子来打扫浆洗”;

她们只需要用心当差即可,自己的生活杂务丝毫不必操心。从某种角度上说,就像是从苦哈哈的普通打工族,跃升成了金领一族。

秦桑、绿枝都很珍惜这样的生活,一门心思地认真做事,盼着得到主人更多的赏识与器重,得到更多的体面,将来再配个不错的婚事,就算是十分圆满了。

但碧丝却是个例外。

侯府的富贵安逸,让碧丝如同掉进了蜜罐的小老鼠,贪婪地吸吮着生活的甜蜜,却几乎忘记了自己终归只是个丫鬟,忘记“忠诚勤劳”才是本分。

旁人做事干净利落,碧丝却每天只慢腾腾地描一片花叶子,做两三针刺绣;

旁人伺候明兰格外谨慎,唯恐被小秦氏的人做了手脚,碧丝却敢借着闹肚子的理由,溜回房间偷懒休息;

同屋的丫鬟夏荷曾当面笑话碧丝:

“没见过你这么好吃懒做的。分衣裳、胭脂了,你跑头一个;有活计要做了,你却躲得没影了。闲了,不是看书,就是吃吃喝喝。你是来做丫头的,还是来当小姐的?”

对于碧丝这样的丫鬟,明兰实在说不上喜欢,然而毕竟在一起已经十年,明兰终究还是很珍视这份从小长大的情分,索性也不深究,只是不大重用她罢了。

日月更迭,时光飞逝,丫鬟们陆续到了嫁龄。

与别人家随便打发丫鬟不同,明兰每筹备一场婚事,要要先征求她们自己的意见,再亲自把关。

秦桑、丹橘、小桃,陆续嫁出侯府,成了掌管各自小家庭的当家奶奶。逢年过节,明兰还时常派人捎东西给她们,情意融融。

绿枝选择留在府里,几年后嫁给了外院的小陈管事。虽然没有自立门户,但作为侯府的管家娘子,也是要体面有体面,要富贵有富贵。

至于碧丝,明兰也替她盘算好了:要给她找个家底殷实的人家,找个会心疼人的夫婿,让她一生饱暖,这段主仆情义就算圆满完结了。

不料,还没等计划变成现实,碧丝这边却出大事了。

03人生某些苦果,远比挨打挨骂更痛入心扉

太后趁着新皇登基不久,根基不稳,伺机发动了《知否》故事架构下的第二次京城变乱;

而顾廷烨的后妈小秦氏也浑水摸鱼,趁着顾廷烨带兵在外的机会,试图谋害留在澄园的明兰与团哥儿母子。

好在明兰事先有所防范,安排崔妈妈带着蓉姐儿、团哥儿藏在某处,叮嘱身边几个知情的大丫鬟不许告诉任何人,然后自己再带着护卫们一心抵御府外的贼人。

不料,小秦氏在澄园里安排了内线——顾廷煜遗孀邵氏身边的任姨娘。

任姨娘用一对赤金镯子,外加花言巧语,哄骗碧丝说出了团哥儿的藏身之所。

紧急关头,若不是蓉姐儿在危急关头拼命护住幼弟,以及明兰及时带人赶到,小小的团哥儿就没命了。

“就为了这对镯子,你就把我和团哥儿卖了?”

事后,明兰问瑟缩在地的碧丝,语气异常轻柔。而碧丝,居然直到此时才知道自己闯了怎样的大祸。

在场所有人都以为明兰必要严惩碧丝,而明兰却只觉得伤感与疲惫,为十年来身边发生的各种聚散与背叛,为嫁入顾家后自己经历的种种惊心动魄。

明兰没有打骂碧丝,也没有将她远远发卖到苦寒之地,只吩咐打发碧丝离开侯府、回归本家,并允许她带走这些年来积攒的体己,以及那一对赤金镯子。

碧丝惊恐万分,因为她并不想回自己的家。

在那个清苦的家里,没有闲散安逸的生活,只有病弱的老母,软弱的哥哥,刻薄的嫂子,以及操劳不完的家务,少得可怜的铜板。

十年后,丫鬟夏荷偶遇碧丝,惊诧地发现,当初那个娇慵闲散、喜欢穿着翠绿色衣衫、捧着一本诗集附庸风雅的纤柔女孩,已经变成了脸色红黑、嗓门高大、粗手大脚的鄙陋壮妇。

原来,有些惩罚,远远比打骂更厉害,更让人痛入心扉。

04摆不正自己位置的人,很难过好这一生

明兰身边这几个相伴多年的丫鬟,大多得偿所愿,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只有碧丝结局最落魄。

其实碧丝原本也有着很好的运气:

第一,虽然碧丝原生家庭清苦,不得不卖了她换钱度日,但她很幸运地来到了门风清白的盛家,幸运地遇到了明兰这样有情有义、眼明心亮的主子;

第二,随明兰进入侯府之后,碧丝等丫鬟不仅生活条件好,而且也扬眉吐气,颇有体面;

第三,作为侯爵夫人的贴身丫鬟,未来的婚嫁前景往往十分光明,比普通人家的丫鬟强百倍。

但凡碧丝踏踏实实,不出大错,都能拥有饱暖安稳的后半生。

然而她偏偏浪费了好运、把一把好牌打得稀烂。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答案可以是“无知”,可以是“没有警惕心”,可以是“缺乏职业素养”,甚至可以是“好吃懒做、贪心不足”;

而这些方面归根到底,其实都是她进了侯府之后,“自我认知不清晰”所造成的。

换句话说,她搞忘了自己到底是谁,到底是什么身份。

别人都谨记自己是“丫鬟”,是侯府里的仆人;都明白即使眼前的生活再好,也都是主人赏赐的,并不真正属于自己:主人可以大方地赏下来,也可以随时收回去。

所以,别人都认真当差办事,竭力展现自己的能力与忠诚;

该做的事,一件都不疏忽;不该说的话,一句都不多讲;

通过不断提升自己在老板眼中的使用价值,作为换来舒适体面生活的资本。

而碧丝呢?

她自我陶醉地进入了“小姐”的角色,安心享受起富贵生活,丝毫不考虑这么做是否合适,甚至完全不考虑将来会怎样。

享受一天算一天,快活一日算一日。——有一说一,这种生活态度,对于某些确实很有家世、很有资本的人来说,虽然不够积极,但也并非不可实现,顶多被世人痛心地议论几句“醉生梦死”,并不真的影响自身生活质量。

可是,碧丝有这个条件吗?并没有。

她只是贫苦出身,丫鬟身份。

侥幸进入侯府、有了体面的差事,此时,卖力打拼未来才是最明智的选项,她却偏偏犯了糊涂。

04结语

人生在世,出身低不是错,眼界高也不是错,想过上舒服的日子更不是错;

但关键在于,要先认清自己当前是怎样的身份,怎样的条件;

认清什么是自己必须做好的事,什么是必然不能做的事。

想清楚这些事情的基础上,再去憧憬自己向往的生活;只要方式与手段合适,只管放手去做。

否则,像碧丝那样,明明丫鬟的身份,却偏偏入了小姐的戏,结果黄粱一梦,悔之不迭。

虽然是个故事,却像极了真实的成年人世界:

如果自己都想不清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自己都不费心为自己负责,那么到头来,苦果也只能自己吞,半点也怨不得旁人啊。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悦海网 X3.2  © 2015-2020 悦海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