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游戏 http://baobao89.com 最近,上海疫情牵动着很多人的心。 买菜困难、看病困难,各种求助信息,看得人焦虑又心忧。 近日爆发的一件事,一下子让人们绷不住了。 4月6日,上海,一位33岁妈妈从32楼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一位高龄听障父亲,没了女儿; 一位年幼的7岁儿子,没了妈妈; 一位担心妻子想不开的丈夫,还是没了妻子。 我多希望这是一条假新闻,多希望能有人站出来辟谣。 可事实是,我们永远等不到反转了。 而最让人心痛的是,这位妈妈的去世: 不是因为疫情,而是因为人心。 导致她死亡的,竟是因为一件善事。 一位33岁妈妈 被网暴致死 4月4日,一条正能量新闻,在全网热传。 据一位上海本地博主博文: 一位33岁年轻妈妈,因为疫情封控,无法像往常一样给父亲送饭。 家中没有多少食物,父亲又腿脚不便、有听力障碍,现在只能干吃白米饭。 做好的饭菜送不过去,她急得不行,闪送等都没人接单。 情急之下,她联系了之前认识的外卖小哥,求帮忙。 外卖小哥被她的孝顺打动,答应下来。 她很感动,给了外卖小哥200元红包。 小哥说什么也不收,她无奈只好给小哥充了200元话费。 只是没想到,因为疫情封控,外卖小哥的送餐路,比预计得要艰难。 原本1.5小时的路,花了近4小时,等到小哥送到再回去休息,已是凌晨。 这位年轻妈妈心里十分过意不去,约定等疫情结束要请小哥吃饭、给他送锦旗。 只是没想到,原本这样一个温暖的故事,竟会急转直下,拉开了悲剧的序幕。 很快,这位年轻妈妈开始频繁受到网暴。 有人嘲讽她,“像打发乞丐”、“上海人都这么小气吗?” “这是欺负外地人”、“真精明会算计,换上我,虽然很穷,但起码也会给个五百。” 她一晚上没睡,看着停不下来的指责和谩骂,忍不住出来澄清: 没想到路程会这么难,200元是在小哥出发前就给了。 事后还联系小哥,说等疫情结束请他吃饭。 她们一家住在经济适用房,儿子出生以后,她为了带孩子,就没有工作。 全靠老公一个人的收入养儿子、还房贷、赡养老人。 可那些网友们根本听不进去。 她开始遭到人肉。 有人扒出她双十一买了很多件东西,有人质疑她没钱还买得起打印机,打印饭盒上的标签。 她不得已一一回应: 双十一囤的都是日用品,饭盒上贴标签,是因为菜是一周一送,怕父亲不知道日期,混在一起。 但事情已经逐渐失控。 虽然外卖小哥得知她被网暴后,也是煎熬得辗转难眠,发信息安慰她,公开表示希望人们不要网暴她。 但网友们依然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揣测她,涌入手机的恶意淹没了她。 她绝望地发现,不管怎么解释,后面都有一句在等着怼她。 她越解释,这群人越来劲,越不放过她。 “被网暴后 我的妻子像失了魂” 据后来开屏新闻对丈夫的采访,这位年轻妈妈那两天,像失了魂。 不断关注和回复网友的评论,主动剖开自己的过往,收集凭证解释自己,一直没怎么吃东西。 来源:开屏新闻 他一直陪在妻子身边,劝妻子不要在意那些评论,但妻子很难听进去。 直到那天中午,妻子说想回房间睡一会儿,他以为睡觉也好,睡着了就不会想这糟心事。 没想到,这一别,就是永别。 来源:开屏新闻 一向胆小的妻子,从32楼卧室跳下,以这种惨烈的方式,自证清白。 一个当事双方都很满意的事,网友却偏偏不满意; 一个明明温暖的故事,却落得如此悲惨的结局; 一个明明有温度的事情,最后变得如此鲜血淋漓。 这真的让人无比悲愤! 她只想说谢谢,却因此被杀死。 疫情没有打败人,人却打败了人。 那些网暴者有没有想过: 一向胆小的她,从32楼跳下,内心该有多绝望? 那个有听障的年迈爸爸,怎么接受这竟是女儿送的最后一口饭,以后该怎么办? 7岁的孩子再也见不到妈妈了,该如何接受明明就在房间的妈妈怎么永远消失了? 来源:开屏新闻 她的丈夫,以后将活在怎样无尽的后悔中,看到32楼的那扇窗该有多难过? 那个外卖小哥,明明好心却造成了悲剧,会留下多大的心理阴影? 以后整个社会,还有谁敢公开表达感谢、还有谁敢做好事、传递善意? 他们以所谓的正义之名,杀死的却是: 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孝顺的女儿,一个爱孩子的妈妈,一个顾家的妻子,一个原本想为疫情之下的人们传递善意的好人。 曾看过一段话:“你看清谁杀了你吗? 没有,他们都站在道德的至高点,在圣光之下,我看不清他们的脸。” 这些网暴者们,只顾着自以为是地站在道德制高点,不顾自己并没有比别人高尚多少。 哪怕是这位年轻妈妈已经坠亡,他们依然没有闭上杀人的血口。 “关我什么事,要怪她自己太脆弱了”、“就这么把7岁孩子抛下,也太不负责任了”。 刀子不扎在自己身上,永远不觉得疼。 拿起键盘,就自以为是这个世界至高无上的神。 而实际上,叫嚣着200元少的他们,现实生活中可能1分钱都不愿出; 无所谓地说“让别人去说,不理会不就得了”的他们,遭到网暴时一样崩溃不已。 更让人悲哀的是,他们永远不觉得自己错了。 再多次血的教训,仿佛也唤不醒他们的良知。 事后,这些网暴者很多注销了自己的号,换了个新号,仿佛就当自己没参与过这场悲剧。 你发现,这群人总会聚在一起,总有无数个网暴别人的理由,总会造成一个又一个被网暴的悲剧。 《乌合之众》一书中曾说过: “个人一旦成为群体的一员,他所作所为就不会再承担责任,这时每个人都会暴露出自己不受到约束的一面。群体追求和相信的从来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而是盲从、残忍、偏执和狂热,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 这种群体性的恶,不仅对一个个被网暴者,对整个社会都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我们与恶的距离,已经如此之近。 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是下一个受害者,必须团结和警醒起来。 网暴已经是这个社会的一个重病,不要再让无辜的人成为网暴的牺牲品。 不要让整个社会,成为一个没有病识感的社会。 尊重上海人的“求救” 从做一个善良的人开始 最近,相信大家的朋友圈,都被上海人的买菜日常刷屏了。 定5点闹钟,各种团菜抢菜一顿操作,能买到的菜,少之又少。 有网友更是趁机笑话上海人:“让你们整天高高在上,活该。” 他们意识不到,疫情之下,没有人可以独自保全。 生活,不是只有自己和遥远宏大的世界。 还有一个个具体的人,一个个正在求救的同胞。 你所散出的恶,某一天会回到你身上; 你所给予的善,某一天也会回到你身边。 一次次网暴和举报,让我们反思,也让我们警醒要告诉孩子: 未知全貌,不予置评。保持善良的同时,要保留锋芒,拥有强大的内心。 好在,我很欣慰地看到,越来越多温暖的人站出来,互帮互助、报团取暖。 上海母婴群里一位哺乳期妈妈,因为吃的不够,母乳量锐减,很是焦虑。 爸爸在群里道歉,妈妈的焦虑打扰到了大家。 结果群里的人们不仅不介意,还主动送奶粉送菜给他们。 上海一位在便利店工作的32岁妈妈,一个人在便利店打地铺。 没有床没有淋浴,她坚守了整整23天,只为能给居民们提供物资。 工作量是日常时候的3倍,她不仅坚持了下来,还让便利店保持24小时营业。 只因很多大白、物流司机、志愿者……,白天很忙,深夜才有时间吃两口饭。 她的善良,触动了很多顾客,大家给她送毯子、暖宝宝、热情邀请她到自己家洗澡。 便利店被贴上封条后,更是为她的安全考虑,求着她赶紧回老家。 上海疫情之下,越来越多的人们站了出来,守望互助。 邻里之间互换互送食物,志愿者为居民们、尤其是老年人们,免费跑腿买菜,看到被隔离的陌生人第一时间送出温暖…… 上海这座城市,正在逐渐恢复它的活力。 这些看似不起波澜的、日复一日地温暖坚持,终于让人们看到了互助的意义。 谁说站在光里的才是英雄? 每一位在隔离中选择勇敢面对的人,每一位在疫情中选择帮助别人的人,都是这个时代的英雄。 所以,比起开地图炮,比起嘲讽什么抗疫神话: 不如闭上嘴,低头做一些温暖的小事吧。 保持基本的同理心和尊重,去关心和爱一个个具体的人。 人与人交往互助的温情,才是长久对抗疫情困苦的真正良方。 点个“赞”,愿逝者安息,愿再无网暴,愿我们终被温暖以待。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