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近8年,中资行申请证券投资基金托管资格再开闸。 近日,苏州银行发布公告,宣告其获得证券投资基金托管资格。这是自2014年5月后首家获批该资格的中资银行。 东方金诚金融业务部高级分析师张丽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随着公募基金市场规模不断提升,中小银行可以尝试加大与各公私募基金的业务联络、降低费率、加强自身的投顾能力等,这样既可以实现托管费增长,也能带动基金代销收入提升。 扩大中间业务收入 苏州银行在公告中提到,该行接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核准苏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证券投资基金托管资格的批复》(证监许可〔2022〕545号),核准该行证券投资基金托管资格。 同时,该行方面表示,将在取得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后开展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并将严格遵守有关规定,认真履行基金托管人的职责,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基金资产的完整性和独立性,切实维护基金份额持有人的合法权益。 记者梳理发现,除苏州银行之外,共有58家机构具备证券投资基金托管资格,包括29家券商、26家中资银行以及3家外资银行。目前仍有5家银行排队申请该牌照。 2014年江苏银行、南京银行、杭州银行等7家银行相继获得该资格。此后多年中,仅有渣打、花旗、德意志银行3家外资银行获得过证券投资基金托管资格。 张丽指出,证券投资基金托管资格实际上是金融机构介入资管行业的一种手段,托管费本身是一项非利息收入,是银行转型过程中追求的一种轻资本盈利方向。非利息收入不依赖于息差,有利于拓展银行的业务空间;同时,银行介入资管行业,也会使银行和公私募基金更加紧密,增加更多业务上的合作。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四季度末,公募基金规模25.56万亿元,较2021年三季度末增加1.66万亿元;私募基金规模20.27万亿元,首次突破20万亿元。 随着公募基金规模的快速扩张,发力基金托管业务成为银行扩大中间业务收入的赛道之一。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无广告解析 https://www.m3u8.tv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