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一不给我配发手机,二不报销话费,凭啥要求我用手机?”

2022-03-26| 发布者: 悦海网|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作者:渝夫“一不给我配发手机,二不报销话费,凭啥要求我用手机?”说这话的人叫田清春。2002年,初识老田......

作者:渝夫

“一不给我配发手机,二不报销话费,凭啥要求我用手机?”说这话的人叫田清春。2002年,初识老田,他是黑龙江省军区司令部军务处参谋。

老田真正引起我的好奇心和强烈关注,正是因为当年他坚决不用手机。

尽管那年头手机还没有如此普及,但在黑龙江省军区机关,几乎人手一部。

用手机,既是赶潮流,也是图方便,领导有个什么事,不管在什么地方,操起手机便可以找到部属。

老田那时排斥手机的原因不得而知,但他拒绝领导要求他使用手机的理由,似乎全由手机说了算。

不知是不是这个缘故,老田那时很排斥手机,坚决不用手机,甚至领导提出硬性要求后他仍然坚持不用手机。

敢跟领导对着干,这就不是一般的牛气了,牛得硬气、牛得极有水准。

那时候,在我们省军区机关,田清春不用手机,几乎成为人人皆知而又人人发蒙的奇闻怪事。

据说,领导曾经要求老田也搞个手机,有个大事小情方便联系。

据说,老田并没买账,给出了不用手机的若干理由:辐射大,伤身体;没闲钱,用不起;要自由,不想用……反正理由多多。

据说,老田还有一个非常给力的理由:你们当领导的就知道提要求,一不给我配发手机,二不给我报销话费,凭啥要求我使用手机?

当时,听到这些传闻,我们这些年轻的普通的机关干部们全都佩服得五体投地,绝对充满崇敬。

说真的,谁敢这么明火执仗地跟领导对着干啊,而且这么有水平?我们确实心服口服。

刚开始,我也以为这是传言。有好事者便通过总机,查询老田的联系方式,真没他的手机号登记。

于是,我们彻底折服。老田也由此成为黑龙江省军区机关谜一般的存在。

老田让人折服的,还不止不使用手机。

老田曾经作为国际军事观察员,先后被派驻往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任和刚果(金)任务区执行维和任务,身份是联合国维和部队指挥部联络官。

要知道,并不是谁都可以去执行国际维和任务,尤其是军官,而且还是国际维和联络官,没有两下子,真就不让你去。

作为国际维和部队的联络官,英语必须呱呱的,据说要达到专业8级以上水平。

老田达到了,加上综合素质很全面,当然顺利入选。

要知道,老田并非英语科班出身,甚至第一学历连全日制大学本科都不是。

老田的英语水平,全是他后天努力和刻苦自学的结果。

就凭这一点,老田就值得我崇敬。

在省军区机关工作期间,曾听老田说过他在国外维和的一些经历和感怀。

老田告诉我,第一次出国维和,也就是刚到埃塞俄比亚任务区时,当地的联合国维和部队最高指挥官压根儿没把他这位个子不高的中国军人放在眼里。

老田告诉我,到了国外,与那些强国的军人一接触,才知道我们的差距有多大,才知道我们在别人的眼里是个什么地位。

老田告诉我,当时觉得很憋气,我们一直引以为豪的东西,在别人眼里为啥一文不值?

老田告诉我,抱怨没有用,关键要证明自己——证明自己行,证明中国军人行,证明中国军队行,证明中国行。

于是,老田开始全面系统地展示作为一名中国军人的过硬素质。

老田没有讲具体经过。反正没用多长时间,老田成了那位最高指挥官最为信赖的参谋人员之一。

那些外国军人从原来对中国的不屑,变成了经常挂在嘴边的“verygood”。

说起那段经历,老田总是充满感情。

老田告诉我,如果有机会,他还想去。

我理解老田的心情。

作为一名热血军人,身处和平年代,是幸运,亦是一种悲哀。没有机会在战场上快意恩仇,对任何国家的军队和军人来说都是一个遗憾。

这与爱不爱好和平无关。军人的使命就是维护和平,这一点,任何时候都不会更改。

这与职业特性有关。军人生来为打仗,军人生来为打赢,连打仗的冲动和能力都没有,我们还怎么去保卫我们祖国母亲?

所以,有老田这样心系天下的军官,是共和国之幸。

所以,有老田这样敢于担当的军官,是军队之幸。

2011年11月份,早就调到沈阳军区机关的我忙着下部队蹲点调研;仍然在黑龙江省军区机关坚守的老田,亦按要求到部队蹲点调研。

调研期间,我写了一些文章,包括“塞外三连”和“忠孝两全”指导员宋佳斌,还有后来的“桥头一炮连”。这些不同体裁的文字发到沈阳军区政工网后,引起了不少战友的关注。

老田是个勤奋而善于思考的人,也写了一些充满感情的蹲点感受,同样发到军区政工网上,引发了广泛关注和共鸣。

那天,无意中看到老田写的一篇文章,情况真实,文风朴实,建议务实,对基层官兵那份纯纯的情和深深的爱,让我深受震动。我在老田的文章后跟贴发表感想,还留下了我的联系方式,请老田有空打个电话叙叙旧。

很快,老田把电话打进我的办公室。因为同样真诚的文字,两个曾经不那么熟悉的老同事有了一次跨越时空的真诚交流。

后来,老田系统梳理了出国维和期间的见闻和感受,汇编成厚厚一本不对外公开发行的册子,专门给我寄来一本。我如获至宝,一一拜读,收获了很多感悟。

渝夫,本名李勤俭,“70后”,重庆开县人,行伍二十余载,辗转于东北、华北,现居石家庄。业余时间钟情文学,嗜爱码字,先后公开出版文集《渝人心语》、乡土题材长篇小说《越过那道山梁》、军旅题材长篇小说《九如巷》。

图片来自网络,与本文无关


天舞小说网 http://worldsensor.cn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悦海网 X3.2  © 2015-2020 悦海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