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3影视在线看最热影视 https://www.963.run FOCUSONUS 点击关注,一起做成长型父母 现在我们都知道,大运动是孩子一切发展的基础,但大运动只是一个起点,会抬头会坐会走路只是基础,最关键的是发展身体意识,幼儿早期是开发身体意识的黄金期。 从某种角度看,好的早教班贵的也是有道理的,因为他们会有很多针对性的活动来发展孩子身体意识,而这是父母所不知道的。 但从我考察的经验来看,很多早教的老师也并没有真正理解为什么要提供这些活动。 今天想和大家透过现象看本质,看清真正的关键后,其实在家也完全可以实践起来。 01 身体意识 发展身体和感官是学龄前早教班很关键的一个重点。 身体意识,就是知道自己身体在空间里的位置。 我们可以想想:为什么有些孩子不能好好走路,要用手划墙壁走路呢? 因为他对于自己身体在空间的位置模糊,所以他必须使用一个参照物来帮助他走直线。 为什么孩子写字总是上上下下呢? 因为他手臂不了解“平行直线”是怎么回事,也许尽管他已经很努力想要写在格子里,但手臂却无法配合。 为什么孩子手脚并用就不协调呢? 因为孩子还需要“思考”才能发出命令指挥身体,但手和脚的命令不同,他们就顾不上了。 这些都是受“身体意识”所影响的,身体意识不仅仅是今后坐姿站姿,运动能力的体现,更是今后学习的关键。 下面这些图里的活动,归根到底都是在发展身体意识。 但即使不去上早教班,家里也是有足够的游戏可以锻炼的。 02 发展身体意识的关键 在分享玩什么之前,先要分享一个简单方法,坚持做,日积月累造成的效果就会很不同。 我和小D当时上各种早教班的经历发现,即使有些是纽约挺不错的早教中心,也会忽视这个点。 在孩子玩耍时,需要告诉孩子他们正在做的动作和方向,我接下来分享的在家进行的游戏也需要这么做。 宝宝滑了下来,从上面滑到了下面宝宝爬进了隧道,在隧道的里面宝宝走上了台阶我们现在在XX的前面宝宝在妈妈的旁边宝宝用手撑在地上,手和脚一起爬 不要以为我们做的任何动作都是自然而然的,早期孩子是需要“思考”才能做出相应的动作的。 而这些语言输入就是在帮助孩子形成这样的思考过程,接下来他们在不断运动的过程中就可以把思考和身体动作结合起来,经过不断强化就能变成自然而然,这就是发展身体意识很关键的第一步。 1、走迷宫 文章开头举例里走路不好好的孩子,走迷宫就是特别好的锻炼。 孩子身体意识发展的第一步其实就是视觉发展。 举个简单例子帮助大家理解,比如有的孩子大了不敢往下跳,走楼梯特别是往下走的时候都是怕怕的,其实就是视觉发展的问题。他无法预估视觉看到的深度,从而对自己身体能力不自信。 迷宫是最基础的让孩子发展视觉,要沿着走,不能踩到线,这些对于年纪小的孩子来说不容易的。但恰恰就是这样的早期锻炼,才能避免大了以后出现的这些各种问题。 这里说的迷宫和我们传统认知的迷宫还不太一样,找几张图分享大家,很多在家都能执行的。 比如:图书迷宫 并不是非要用书的,在地上贴胶带也是可以的。这个是在小D会走路后就开始玩的,那时她年纪小,无法明白迷宫游戏,用胶带对她吸引力不大,反倒是用她喜欢的绘本更能吸引她。 “哎呀,不要碰到Elmo啊~”,这样的指令比“不要踩到线”对她来说更加容易理解,而且更加有趣。 如:蜘蛛网迷宫 这算是迷宫的一种变形了,要求孩子们不能碰到胶带从一头到另外一头。这个游戏的好处是,孩子可以往下爬,也可以往上跨。 为了避免碰到,孩子就需要先用视觉进行判断,然后根据自己的判断,对身体做出相应的指示,这算是高阶的身体感觉发展游戏了。 我家房子小,空间有限,我后来就尝试了右边这样的简易版,也不错的,推荐给大家。小D现在3岁刚过,玩这个还是有难度,但正是有难度也就说明了有发展的空间。 这个全家一起玩,或者让我们的孩子和大一点的孩子一起玩,会非常有乐趣。 03 模仿动物走路 如果你嫌上面这样的游戏在家做太麻烦的话,那就推荐这个给大家,完全不用把家弄乱,随时随地可以玩,就是模仿各种动物走路。 发展身体意识的另一个关键点就是要让孩子明白,“我身体的各个部位都能帮助我,什么情况下我可以用身体哪部分帮助我”。 这个意识很重要,我们平时生活中总见过这样一类人,在我们外人看来,明明换个手、换个姿势就能解决的问题,她总是用一个特别别扭的姿势在做,其实这就是身体意识的薄弱。 这是我和小D平时最喜欢在家玩的游戏,一开始需要我演示和她一起做的,她锻炼身体意识,我还能局部塑形,真的非常非常推荐哦。下图都是网上找的图片,需要保持这样的姿势在地上走路。 如:棕熊走路 这个是小D玩的第一个,从会走路开始就能玩。 如:青蛙走路 这个大概在小D2岁左右引进的,但是她还不怎么会跳,常常我在一旁跳,她在旁边保持这个姿势走路。 如:螃蟹走路 这个是最难的,对于我们女性拜拜肉绝对有好处,小D现在3岁刚过,我们每天都在一起锻炼这个。 04 负重练习 我们自己的身体有时就和空气一样,因为太自然常常会被忽视。 要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就需要有一个外界的刺激,这也是为什么开头提到的孩子需要用手划墙壁才能走直线。 而负重练习就是借鉴了这样的思路,主动地提供一个重量,一个外界刺激,让孩子更加明确地感知自己身体各个部位在哪里。 比如推重物 小D刚会爬的时候,我们就开始玩这个游戏了,每次洗衣篮都是让她帮忙推。当然一开始要根据孩子灵活度和力量,少放一点东西,不然就推不动。 现在她会走了,我也会一直让她做这件事,还可以让孩子推门,手里拿一些重的物体走路等,这些都是给了孩子重物刺激,让她对自己身体部位更加有意识。 比如:设置路障 孩子会爬会走后,在她这些最常见的运动上加上一点点阻力,其实也是可以让孩子留意自己平时习以为常的动作,这份察觉正是对自己身体的意识。 很多早教班里爬上爬下的设施其实就是这样的目的。 我在家经常利用的是枕头。最简单的就像下面这样,我通常会和她一起用枕头搭一个高塔,然后问小D,“你准备好了吗?塔倒下了!”,然后将小D埋在枕头下,让她爬出来。她非常喜欢,可以玩的很疯。 友情小贴士,这个也非常适合周末赖床时玩,我半闭着眼睛用床上枕头埋她,哈哈~ 复杂一点的可以像下图那样在家搭一个障碍道路,要求孩子不能碰到地板的情况下去寻宝,比如,找到我藏起来的那几个球。这是需要孩子走路已经挺稳当后开始玩的,垫子比较软,也是在锻炼平衡能力。 最近天气炎热,很多孩子都无法去室外玩耍,这些小游戏其实也是很好的室内放电工具。但最关键的是,我想再次提醒大家重视孩子的运动发展,每天保证孩子充足的运动时间。 以前的孩子每天都在外面疯玩,而我们现在却要花钱让孩子去玩。这样的转变其实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精力是成功的前提。这不仅仅是老生常谈,也该体现在我们的育儿观念中! 搭配阅读: 大J,世界500强前高管,国际融合教育专家。500万父母关注,擅长儿童全脑启蒙、亲子阅读、在家早教,分享最新育儿理念。 著有育儿畅销书《爱上阅读的秘密》系列,《跟美国幼儿园老师学早教》系列三部曲。在公众号对话框输入:资源,可领取2000份早教启蒙资料(可打印)、早教与学科启蒙学习网站、书单等资源。 有启发? 欢迎转发鼓励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