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93200铜合金 http://www.sinmv.com/b2b/show-150904.html 图|毛主席遗容 前言 1976年9月9日0时10分,毛泽东,这位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使中国震撼了整个世界的一代伟人与世长辞,顷刻间,全国人民都沉浸在了巨大哀恸中。 当天下午4点,全国各地的广播电台同时播送了《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 我党我军我国各族人民敬爱的伟大领袖、国际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被压迫人民的伟大导师、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名誉主席毛泽东同志,在患病后经过多方精心治疗,终因病情恶化,医治无效,于一九七六年九月九日零时十分在北京逝世。 毛泽东的逝世震动了全国,全国人民都沉浸在无限的悲痛中。 国外电文称:这位共产党的老战士,在经历了几度的风风雨雨,导演了无数的传奇业绩,终于走到生命的终点,度过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毛泽东逝世后,他的遗体如何处理成为了当务之急。 图|毛主席晚年 毛主席在病逝前,坚持自己的爱好 毛主席在生前曾说过:如果我的寿命只有十年了,我就要再看书九年零三百五十九天(阴历年一年三百六十天)。 他老人家践行了自己的诺言。 从毛主席最后一天的护理记录看来,在9月8日,也就是去世前一天,他共看书看文件11次,共2个小时50分钟,要知道,这可是在鼻子插着氧气管,胸部装有心电图导线的情况下阅读的。 0时0分,体温36.9摄氏度……看文件14秒。0时50分,看文件15秒。5时10分,看书7秒。……14时35分,看文件23秒。16时37分,看文件30秒。(这是毛主席最后一次看文件) 于我们来看,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再去用尽力气地读书看报似乎没有了任何的意义,但他是毛泽东,反映了毛主席和生命对抗的顽强精神。 他曾说过: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 他也说过:但凡我活着一天就要学一天,尽可能多学一点。 图|周谷城先生(左一)受到邓小平接见 1965年毛主席在上海见到了老朋友周谷城先生,周谷城是历史学家,在他们的聊天中,两个人都谈到了李商隐,周谷城先生背诵到: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毛主席很快发现,他一时间想不起来了最后两句,便笑着用湖南口音背诵道: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周谷城先生不由地感叹,毛主席读书之多,记忆力更是超强。 所以毛主席曾说:读书是我终生的爱好。 毛主席的阅读范围极广,不仅熟知古典诗词,还读哲学、政治、自然、科学等方面的书,开国上将许世友在他的回忆录中就记述过这样一件事,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曾督促许世友读书,曾把《红楼梦》给他看,许世友看不懂,后来再一次会议上,毛主席给他两本书。 回家后许世友翻开一看大吃一惊,这居然是哥白尼的《天体运行》和布鲁诺的《论无限性宇宙和各个世界》的中文本,看着毛主席在上面的批注,许世友尴尬无比,毛主席居然还研究天文方面的书,如果许世友没有亲眼看到,他恐怕永远无法想到毛主席会读这些书。 图|毛主席在读书 和许世友有类似经历的还有原江西省委书记杨尚奎的夫人水静,1959年水静曾去庐山就贺子珍的事情找过毛主席,当时毛主席正好出去,水静便在毛主席的办公室稍后,但是她看到在毛主席的办公桌上,放着一本大字本的《安徒生童话》,这着实让水静吃了一惊,在当时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候,毛主席居然还有闲心读童话故事。 是的,因为他是毛泽东,是一个我们不了解的毛泽东。 1976年7月28日凌晨3点42分,河北省唐山市发生了一场7.8级大地震,其能量相当于400颗原子弹在地下爆炸,这座著名的工业城市在顷刻间成为了废墟。与此同时,在北京中南海,我们的领袖毛主席正在经受疾病来到的巨大煎熬。 这是毛主席去世前一个月,得知唐山地震的消息后,83岁的毛主席声泪俱下,哇哇大哭,当时周总理已经去世,接替周总理的是华国锋,毛主席紧急把华国锋召见到病床前,用苍老的手托付着华国锋,马上去唐山,代替他慰问灾情。 当时毛主席因为眼睛的病情,已经看不太清楚文件上的字,就让秘书撑起来放大镜看,实在看不清就念给他听,在地震后半个月后,中央办公厅送来了一份《中央关于唐山抗震救灾的通报》,据张玉凤回忆,这是主席生前批复的最后一份文件。 图|毛主席晚年 8月底,毛主席似乎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生命将要远去,他专门向工作人员要来了一本书,在最后阅读一下,从9月8日这天到第二天凌晨,毛主席每次从昏睡中醒来都在保持着阅读,我们无法想象他阅读的样子,但可以知道,那必然是无比艰难的。 9月9日零点10分,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逝世,享年83岁。 华国锋紧急做出决断:要世世代代保存毛主席的遗体 9月9日凌晨,毛主席逝世后,华国锋匆匆赶到中南海“202”,临时召开了中央政治局会议,紧急商量了三个问题。 第一,毛主席的后事。 第二,毛主席的遗体如何处理。 第三,是否邀请外国代表团来北京吊唁。 首先是毛主席的后事问题,毛主席是新中国的领袖,后事最为特殊,逝世的消息几点告诉全国人民合适,还有追悼会何时举办?这必然是惊动全世界的一件大事。 然后是毛主席的遗体处理,按照毛主席生前的嘱咐,是要和大多数人一样,进行火化然后把骨灰撒向大海,毛主席曾对工作人员说过:我生前吃了不少鱼,死后就把骨灰撒向江海,告诉鱼儿我毛泽东来给你们赔不是了。 尽管这是毛主席的遗愿,但是华国锋等领导人觉得不妥,华国锋表示,列宁同志的遗体就是保存下来了,毛主席是新中国的大救星,也应该保存下来。但也有人反对,反对意见称:孙中山的遗体也没有保存下来,世界上除了列宁和胡志明,这种例子很少。 讨论到最后,意见有很多,华国锋还是坚持拍板决定,他说:不管别人怎么说,我们应该保护好毛主席的遗体,世世代代保存下去,让世世代代的人民群众都可以瞻仰毛主席。当时,汪东兴同志同意华国锋的意见,他说:保存毛主席遗体,是一项庄严的任务,一定要把毛主席的遗体保护得比列宁还要好。 图|华国锋 最后就是第三项决定,按照国际惯例,一个国家领导人去世,是要邀请外国元首来吊唁的,但当时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环境都非常特殊,最后决定,电文告知各国消息即可,同时全军进入一级战备。 三项意见决定后,华国锋又紧急安排了三件事,第一,马上为追悼会做准备,先对遗体反腐处理15天,确保追悼会顺利进行。第二,加紧制作水晶棺,让毛主席的遗体永远保存下去,就要放在水晶棺内。第三,马上开始建造毛主席纪念馆,将毛主席遗体放入。 当时对毛主席遗体做防腐工作的医生徐静,据徐静回忆,当华国锋告诉她毛主席去世了的时候,她的大脑一片空白,根本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当时徐静走入毛主席的卧室,给毛主席量身高和观察遗体情况,徐静的眼泪再也忍不住了。 在和华国锋的汇报中,徐静说完自己处理遗体的方案后,华国锋紧紧握着徐静的手说道:“这是一项光荣的政治任务,你做好这项工作,党和人民是不会忘记你的。”徐静泣不成声。 9月9日,下午3点,中央广播电台发布了预告:各位听众,本台今天下午4点钟有重要广播,请注意收听。这次预告共播放了6次,每次两遍,共播出了12遍,除了1970年让人们观看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预告外,这种播放密度从来没有过。 下午4点,中央广播电台向全国人民,全世界播放了《告各族人民书》,这条消息一播,震惊了世界。《告各族人民书》23分钟,哀乐6分钟,《国际歌》5分52秒,加上报时、台号,合成后共36分钟。 图|群众吊唁毛主席 在我国宣布了毛主席逝世的消息15分钟内,全世界的主流媒体,路透社、美联社、法新社等等都第一时间报道了这条消息,这一天,联合国总部以历史上最罕见的速度降半旗致哀。 9月11日凌晨,华国锋和汪东兴等护送毛主席的遗体离开中南海,来到人民大会堂,从11日一直到17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一周的吊唁仪式,除了党和国家领导人、治丧委员会成员、各界代表外,还有近30万人参加了吊唁,瞻仰了毛主席遗容。 制作水晶棺,建造毛主席纪念堂 制作水晶棺,就要找国内最好的玻璃制造厂,根据当时的安排,让上海的新沪玻璃厂和锦州的115厂负责水晶棺底部和侧板,605分厂负责水晶棺的主体制造,由于事件的保密性,从毛主席逝世,一直到毛主席纪念堂的建成,这件事一直在保密中进行。 图|水晶棺 另一边,毛主席纪念堂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选址工作。起初,有人建议在北京西山建立毛主席纪念堂,但是华国锋觉得不满意。还有人提议在香山建立毛主席纪念堂,毛主席刚进京的时候就居住在香山,合情合理,而且当时香山有现成的屋子。 但是华国锋认为,应该把地址选在天安门广场附近,他表示,毛主席的伟大身躯,江湖河海容不下,三山五岳载不起,只有安卧在人民群众之中,才最合适。 最后经过决议,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和人民英雄纪念碑南边,建立毛主席纪念堂。确定好选址后,华国锋亲自为“毛主席纪念堂”奠基,铲了第一铲土。 从1976年开始动工,到1977年5月底,历时六个月,毛主席纪念堂终于建成,这年8月底,毛主席遗体被秘密送往毛主席纪念堂,党中央为毛主席纪念堂的落成举行了典礼。 毛主席纪念堂主体呈正方形,坐南朝北,占地5.72公顷,总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从毛主席纪念堂正门进入,可以看到毛主席的汉白玉雕像,1977年9月9日,在毛主席逝世一周年的日子里,毛主席纪念堂正式对社会开放。 图|毛主席纪念堂 毛主席纪念堂落成后,从全国各地来到北京瞻仰毛主席的群众络绎不绝,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这一辈子可以看一眼毛主席,是至高无上的荣耀。比如1997年到1998年,一年时间内,毛主席纪念堂的瞻仰人数已达到1.1亿人次。 毛主席为什么受到全国人民的爱戴 1,毛主席让我国从一个千疮百孔的封建社会走向了社会主义道路。 毛主席出生的年代,正是清朝末期,纵观当年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大清逐渐沦为了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可谓岌岌可危。好在,青年毛泽东一路披荆斩棘,他告别父母,带着兄弟姐妹义无反顾地踏上了革命道路。 从当年背井离乡开始,毛主席接连牺牲了妹妹毛泽建,弟弟毛泽覃毛泽民,侄子毛楚雄,妻子杨开慧,儿子毛岸英,这份满门烈士的现实,毛主席独自吞咽着。他曾对刘思齐说过,在长达半个世纪的革命烟火中,中国牺牲了多少的战士,自己的亲人不算什么。 图|毛岸英和毛主席i 2,他让中国老百姓有了饭吃。 可能现在很多人不懂,在土地革命之前,我国的农民现状还是斗地主模式,农民是给地主打工的,一年种的粮食最后自己留不下,都给了地主,这种陋习在我国存在了几千年。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马上实行了土地改革,规定任何人不能侵占土地和买卖土地,中国的土地归于老百姓,无偿使用。 从这一刻开始,中国的农民终于可以种自己的地了,那一刻,有多少人常年受到地主欺压的百姓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3,他让我国的文盲从80%缩减到了20%。 要知道,新中国成立前,全国群众由于战乱,尤其是抗日战争以来,有文化的人很少,没有文化就没有先进的思想,这点毛主席深深懂的,反对封建迷信,相信科学真理,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下令在全国开展了扫盲运动,不仅让工人识字,让农民也要识字。 图|毛主席 此外,把先进的教育思想传到我国每一个角落,让课本和报纸等走进千家万户,从1949年到1976年,因为医学水平的提高,人们文盲状态的改善,人均寿命提高到了65岁。正是因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这近30年的时间里人口增长了一倍多。 4,毛主席让中国用20年的时间追上了西方200年的工业之路。 从1949年到1976年,和我国建交的国家,全球180个国家中,就有118个国家。在上世纪70年代,我们使用的还是洋货,主要交通工具还是自行车,如今不到几年,我们就有了自己的汽车,从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到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升空,仅仅几年的时间,我国就从一个崭新的国家成了一个逐步强大的国家。 图|毛主席纪念堂大厅的汉白玉雕像 毛主席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位外国人说过,在毛泽东没有出生之前,他只知道中国的孔子,毛泽东是唯一一个知名度高于孔子的人。 毛主席逝世后,美国时代周刊曾把毛主席评选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100人之一,后来毛主席再一次被选为1000年来最具影响力的人,这次评选,其中没有罗斯福,没有华盛顿,但毛主席却已出现了两次。 这说明毛主席的丰功伟绩和其精神,外国人是高度认可的,一如日本众议院副院长冈田春夫评价说:毛泽东同列宁一样,改变了人类历史。法国前总统德斯坦也曾高度评价毛主席,他说:毛泽东的逝世,是人类思想灯塔的熄灭。 图|天安门 如今,每年去北京瞻仰毛主席遗容的人们众多,我想,人们也想感受下新中国开国领袖的伟大。如今再看,永久保存毛主席的遗体和建立毛主席纪念堂,尽管这是有违毛主席他老人家的初衷,但在全国人民心中,华国锋的决定是正确的,毛主席纪念堂已经成为了革命传统的教育场所,其精神价值早已经超越了其建筑本身。 其实,不仅仅是毛主席的遗体被保存了下来,他的精神也被永久地保存了下来,对于后人来说,是永远的激励,永远的遗产。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