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鉴定中心 1976年9月9日,是中国人民最为悲痛的日子,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人民领袖、中国革命的指导师毛泽东在北京与世长辞。毛主席去世后,全国人民都深陷悲痛无法自拔,人们始终不愿意相信,毛主席去世的事实,都想要最后再看看毛主席,看看这位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的伟人。 1976年9月18日,天安门广场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拥挤,上百万来自全国各地的群众自发地前来吊唁主席,当大家排着整齐的队伍,看到安眠在水晶棺的毛主席身着灰色中山装,身上覆盖着鲜红的党旗,如同睡着了一般。群众再也无法抑制悲伤的情绪,痛哭流涕。 早在1956年4月,毛主席就在中央实行火葬的倡议书上,苍劲有力地写下了“毛泽东”三个大字。除了毛主席,在场的周总理、朱德元帅等国家元勋136人,都在倡议书上签了字。 1957年10月,我党第八届中央委员扩大第三次会议上,毛主席又一次提出葬礼要简单举行,尤其是身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毛主席用一番通俗易懂的话说:“什么红白喜事,讨媳妇,死了人,大办其酒席,实在可以不必。应当在这些地方节省,不要浪费。” 我们都知道,土葬在我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想要改变这个现状,难度极大。所以毛主席首先在火葬倡导书上签了字,躬先表率。面对死亡,毛主席毫不避讳,甚至在与英国元帅蒙哥马利的交谈中,列出了自己可能的5种死亡方式:或被敌人开枪打死,或坐飞机摔死,或在火车上翻死,或游泳时淹死,再就是生病病死。毛主席还说,不管是死于何种方式,他都做好了准备。 1963年12月16日,共和国的功勋元帅罗荣桓逝世,毛主席从遗体告别仪式上回来后,茶饭不思。此刻毛主席的沉默,并不是害怕死亡,而是对战友的不舍,更是对自己身后事的一个规划,后来,他对自己的保健护士长吴旭君说了一番广为流传的话。 看过毛主席讲话原稿的人都知道,他向来豁达和开朗,坚持以彻底的唯物主义来看待生死。在与吴旭君的对话中,毛主席提出将他的骨灰投到长江喂鱼,因为他生前吃了不少鱼,现在拿骨灰喂鱼,还能为人民服务,也符合物资不灭的定律。 看吧,这就是伟大的人民领袖所说,从他的话语间,无不透露出一生“为人民服务”的意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样为国为民的人民领袖,国家需要他活着,人民更需要他活着,但人终归难以抗拒自然规律,毛主席的身体器官在无日夜的操劳下,随着年岁的增加,慢慢地老化着。 1971年,78岁的毛主席头发已经花白,脸上的皱纹越来越深,同年冬天,毛主席患上了“大叶性肺炎”,身体十分虚弱。1972年1月,毛主席突然高烧休克,尽管被抢救了回来,却出现了听力下降、双腿浮肿的糟糕情况。 1973年,毛主席又患上了一直困扰了他近两年的老年性白内障,1974年冬天,毛主席因患上肺心病、冠心病,致使血液中含氧量降低,并出现了进食困难的问题。即便如此,毛主席仍然满脸笑容地接见了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并拍了拍大腿,示意基辛格自己的身体还很好。直到1975年12月1日,美国总统福特的来访,主席才风趣地说了句:“我的身体情况很不好……” 1976年9月8日,毛主席在世的最后一天,老人家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看书、批阅文件11次,前后历经三个多小时。1976年9月9日0时10分,浑身插满了管子的毛主席走完了他辉煌伟大的一生。 毛主席逝世后,中央紧急召开了会议,主席的遗体该怎么处理,难道果真如了老人家的意愿,实行火化吗? 显然不能,关键时刻,华国锋提出:“长期保护好毛主席遗体,世世代代让人民群众瞻仰,更具有教育意义。“此话一出,获得了叶剑英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鼎力支持,会议最终决定,作出对”毛主席的遗体永久保存“的决定。 但遗体保存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考验着一个国家的医学水平,于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便落在了医科院基础医学组党支部书记、形态教研室第一副主任徐静的身上。 就此,由陈克铨、张炳常、徐静组成的遗体处理小组成立,徐静任组长。随后,三人拿出了详细周密的遗体处理方案,并得到了华国锋等政治局人员的批准。 之后的日子里,三人废寝忘食,默契地处理起了毛主席的遗体。他们开始为毛主席的遗体注入了大量的防腐液。就在他们完成了一系列的工作后,一个意外出现了,毛主席的遗体出现了肿胀的情况,徐静心里开始慌了,一旁的张炳常则根据以往的经验表明,24小时后就会消退。果然,24小时后,遗体肿胀明显消退。 事后证明,他们注入的大量防腐液是正确的,为遗体后续的处理,打好了基础,也为新中国留下了一具,有着历史重大意义的遗体,功不可没。遗体处理结束后,中央找来了一直为毛主席理发的周福明。周福明在后来的回忆中说:“这是我最难的一次理发,非常非常难,主席去世后,感觉天塌了下来,我们眼泪都哭没有了。” 1976年9月18日,毛主席遗体仪式告别结束后,来自全国各地的顶级防腐专家开始共同讨论,研究如何长期保存毛主席遗体的办法。来自湖南医学院的王鹏程教授,突然灵光一现想到了一个办法,何不依照马王堆出土的千年不腐女尸,辛追的保存经验?就这样,毛主席的遗体被浸泡到了一种特殊的药液中,最终才得以长久保存了下来。 遗体是处理好了,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如何将毛主席的遗体安置好,受人民所瞻仰,而实现这个目标,离不开我们今天所见的水晶棺。结合徐静等相关人员的建议,中央要求水晶棺研制人员要拿出了一套方案:水晶棺内一不能让细菌存活,二要保持低温且又有适宜的湿度,三要抵制光照对遗体皮肤的破坏,总之,要保证毛主席的遗体放入后,万无一失。 为了顺利完成这一任务,所有参与人员全力以赴,直到1977年5月,经上海新沪玻璃厂反复试制,北京第一机床厂的进一步研磨,符合要求的水晶最终被制出。然而,制作出来的水晶,虽然合格,却不足以满足两米长,一米宽适合装遗体的大板,得经过焊接才能实现。据当年负责这一项目的曹金瑞工程师回忆:“为了完成这个工作,负责焊接水晶的师父石维成,顶着2000摄氏度的高温,双脚泡在水里,在专人浇水的情况下,完成了水晶棺的最后制作,其纯度高达六个九—99.9999%,是世界上目前唯一的高精度水晶棺。1977年9月9日,毛主席纪念堂按计划向所有群众得以开放。 一代伟人的遗容,在众人的不懈努力下,得以流芳百世。 东方红,太阳升,毛主席的一生,是值得肯定的。你可知道,多少次为国为民,他夜不能寐,不得不依靠安眠药来辅助睡眠。而老人家的一生,是人民的。是他结束了一百多年近代史的屈辱,也是他带领着中国人民站了起来,更是他让我们这个民族,有了骨气。 不少人结合建国后的些许,说些什么,试问一个遭受列强和帝国主义洗劫一百多年的土地,早已一无所剩,这样的成就还小吗? 实事求是地说,毛主席遗体得以永久保存,是亿万国人的心声,更是我们这个民族前进的精神动力,有他老人家在,我们就会安心,就不会惧怕任何阻碍我们的力量。 感恩伟人的一生的奉献,同时也感恩,“留住”伟人的华国锋主席,是他给了我们缅怀世界伟人的机会!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