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人均期望寿命增长 依赖社会的全面进步

2021-11-29| 发布者: 悦海网|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到2025年,全省居民健康生活方式基本普及,健康素养水平持续提升,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2岁……近日,省政府办......
无广告解析接口 https://www.8090.la/

  到2025年,全省居民健康生活方式基本普及,健康素养水平持续提升,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2岁……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规划》,加快健康四川建设,为推动四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健康基础。

  人均期望寿命是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三大核心指标之一,是衡量一个地方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反映了该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实践证明,人均期望寿命增长依赖于社会的全面进步。

  每“1岁”的提升,都是重大的健康福祉。经济社会发展最实在的成果在于人,最持久的动力也是人。身体是人生一切奋斗成功的本钱,人的健康是最大的财富。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只有大约35岁,如今已经翻了一倍多。“十三五”期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从76.3岁提高到77.3岁。“十四五”期间,我国提出人均预期寿命再提高1岁的目标。就四川而言,从2015年到2020年全省人均预期寿命从76.38岁提高到77.56岁,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上优于全国平均水平。“2025年达78.2岁”,这必将是全省居民最为期待的发展成果之一。

  每“1岁”的提升,必须付出巨大的努力。当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5岁以上的时候,每再提升一步的难度远超以往。经济发展的水平是提升人均预期寿命的物质基础,连连攀升的GDP与居民健康水平齐头并进、相辅相成。持续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才能形成优质高效多样化的供给体系。除了保持经济总量的提升之外,还要将健康融入医疗、社保、环保、基建、科创等各个领域的政策中,重点加快构建现代化卫生健康体系,不断提高养老服务水平。如今,全省居民的生态环境要更宜居、医疗技术要更先进、社会保障要更有力、科技实力要更强大、生活习惯更良好,才能为提升人均预期寿命打下坚实的基础。

  党和政府在努力,我们每个人也要对自己的健康负责。既要学习健康理论知识、讲科学遵医嘱,又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特别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做好个人防护工作。活出健康、活出价值、活出精彩,才能既享受人生,同时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文章来源:四川日报)

文章来源:四川日报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悦海网 X3.2  © 2015-2020 悦海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