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剑98柔情版下载 https://www.xianjian520.com/pa1xz/ 本文经授权转自公众号朵妈陪娃(ID:duomapeiwa) 前段时间有一位妈妈在后台给我留言: “朵妈,我孩子8岁做事总拖拖拉拉,每天早上上学都要我不停催促,自己迟到了又发脾气,怪我没快点。道理也讲过,就是不听,现在孩子怎么这么难管啊? “顶嘴、撒泼,不听话,什么事情都跟你反着来,小时候的乖巧暖心,现在叛逆伤脑筋!”身边有不少的妈妈都有这样的普遍感受。 为什么教育孩子这么费力呢? 有什么方法可以不吼不骂让孩子听话? 今天说到的教育方式一定要好好看看! 孩子凌晨3点玩手机游戏,爸爸带他去菜市场! 我有一个闺蜜是名教师,她学识渊博、逻辑缜密,多次评为市级优秀老师,教出了不少优秀学生。 可就是这么个优秀高知教师,唯独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 有一次,她孩子跟同学去酒吧玩到凌晨2点才回家。她讲道理,孩子不听反倒与她对吼。她实在忍不住动手打了孩子,孩子一怒之下当晚摔门出走了...... 发动亲戚找了几天找到孩子之后,母子之间再也无话可说。 我这位闺蜜跟我抱怨:“领导的孩子我都可以教得很好,可就教不好自己的儿子,我很失败啊!” 其实当孩子犯错或不听话时,大部分爸妈都会开启苦口婆心讲道理模式:“你这样是不对的,是不好的,是不行的......” 这就很像《大话西游》里的唐僧喋喋不休地对孙悟空讲的道理:“月光宝盒是宝物,乱扔它会污染环境,砸到小朋友怎么办?就算砸不到小朋友砸到花花草草也不好嘛!” 有时候空洞的说教,不但起不到教育目的,还会增加亲子矛盾。 孩子从7-16岁进入叛逆期,有个特性是父母越反对、越不喜欢的,他们越喜欢去做,父母越是希望他们做的,他们会反着来。 这个时候,孩子思想逐步走向独立,已经拥有了较为强烈的独立思想意识,当思想独立时,行动的独立也会逐渐表现出来。 如果这个时候,讲道理根本就不会管用!道理再好,父母把道理一遍遍讲,说多了不仅会失灵,还会起反作用。 心理学有个词叫“超限效应”说的就是这个,孩子受刺激过多过久,就会引起心理上的不耐烦和逆反。 在孩子叛逆期,家长到底怎么做呢?前几天我看到这样一则很火的父亲教育孩子的视频。 浙江杭州的一位父亲,儿子读初二不想学习,喜欢熬夜玩手机。 有一天,这位爸爸凌晨3点发现儿子没有睡觉,又在玩手机时,他并没有生气,而是带着14岁的儿子出门走去了街头和菜市场。 凌晨四点大部分孩子都在梦乡,而街头上早就有了很多小商贩在摆摊卖菜。他们的眼里透着无奈、疲惫与困意,看到这样的场景,男孩有些触动。 这位爸爸又带着儿子去到菜市场,里面灯火通明,菜贩们已经忙碌很久了。这些人要赶在天亮之前,把货物处理好上架。 看着菜市场里的人满脸辛劳,忙忙碌碌的身影,这位爸爸告诉儿子,你知道他们为什么不睡觉吗? 儿子摇了摇头沉默不语。父亲说:“他们不是不想,而是为了生活,为了赚钱养家,根本没觉睡。” 走完这两个地方后,小男孩自己感悟到了他人的劳苦。他对爸爸说:“我错了,以后不再熬夜玩游戏了!” 这位爸爸全程没有一句批评,也没有给孩子展开语重心长的说教:“你要珍惜现在的拥有的生活”之类的话,可孩子却明白了自己的错误行为。 不让孩子亲身看到生活的苦,他们怎么会明白自己现在拥有的美好生活是有父母在背后奋力托举。 如果这位爸爸看到儿子深夜玩手机,又是一顿说教打骂,孩子可能不但不会听,还会心生怨恨,那将是另一种结果了。 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孩子只能从自己出发看世界。 教育从来都不是讲道理的过程,而是一个体验的过程,只有让孩子体会到了,他才能够理解,才能够转变自己。 当说教无用时,父母多让孩子产生新的体会和感触,让孩子们自觉转变,可以给孩子多创造一些体会改变的条件与环境。 邓亚萍为打游戏的儿子,考察顶级电竞俱乐部! 对于父母来说,孩子沉迷玩手机游戏,估计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家长都烦恼的问题。 前一段时间,我看到一个微博热搜。兵乓球世界冠军邓亚萍面对儿子沉迷游戏而做的教育方式,堪称教科书级的操作。 邓亚萍在参加一档综艺时,透露自己的儿子也很喜欢打游戏,段位还超过很多人,于是就产生了成为职业电竞选手的想法。 对此,她不仅没反对,反而表示尊重孩子的想法,“我说电竞能拿世界冠军,也可以是世界冠军。” 不仅说说而已,邓亚萍甚至还专门给儿子考察了两家顶级电竞俱乐部,看看电竞战队是怎么训练的,同时还让儿子接触电竞选手的日常训练。 考察完后,她回来跟儿子详细讲述职业电竞选手的训练情况, 比如:一天坚持训练12个小时以上高强度训练,人会经常出现眩晕,甚至有强烈的呕吐感,非常容易患“鼠标手”、“腱鞘炎”等疾病,电竞选手劳损高于白领数倍。 然而结果是儿子听她说完后,就打起了退堂鼓:"他听到电子竞技每天训练12小时就放弃了,因为这训练量比打兵乓球还要大。" 邓亚萍这样的育儿方式得到了不少网友点赞! 网友们说:“邓亚萍太会教育了!” 孩子都是一样,对许多事情十分好奇,但往往三分钟热度。如果我们一味制止的话,反而增加他们的逆反心理,促使他们更加好奇。 倒不如让他们去亲自体验,去“撞一撞南墙”,只有感受过后,他们才明白事情到底怎么回事。 所以,跟孩子讲一百次道理,不如让他体验承担一次后果!比如我们在这些时候,可以这么做: 孩子挑食不吃饭,可以让他承受挨饿的后果,饭点过了就没有饭吃了,你就饿到下一顿吧。李玫瑾教授曾说:孩子不吃饭千万别追着喂,他不吃饭,你就别给他吃就对了。孩子有了经验和教训,不用多说,自然就会老实多了。孩子拖拉磨蹭、不写作业、迟到,也是如法。到了学校老师自然会惩罚,我们不用为他承担后果。几次后,孩子便会自觉了。还有孩子不爱干净,把玩具丢满地,就带孩子去做一次家务,让他感受劳动的辛苦。 孩子只有体会了,理解了,才能够内化成他自己的道理,才更加能够懂得有些事情为什么能做,有些事情为什么不能做,这就是体验教育的意义。 ·写在最后· 教育孩子,注定是一边反思一边继续前进的过程,如何教育好孩子,需要我们的智慧。 很多时候,无论是孩子做错事、还是我们想给孩子立的规矩,给他讲再多的道理都不一定有教育效果,还不如一个故事,一次体验来的直接。 道理说多了,就成了唠叨,教育不了孩子,也让自己提前进入更年期! 点亮在看,孩子总要靠自己长大,我们适当地放手,试着让他去承担责任与后果。 宝妈们,孩子叛逆期你受过哪些气?你有哪些制服叛逆期孩子的好方法呢?欢迎在留言区分享,让我们学学吧。 本文转自公众号朵妈陪娃(ID:duomapeiwa),专注于0-7岁孩子的高质量陪娃,为1000万新手妈妈提供1500+以上干货游戏。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