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了全球,很多国家都遭到了疫情的冲击。这场疫情让各国猝不及防,使得世界经济发展节奏完全被打乱。与此同时,美国为了刺激本国经济,开启了货币大放水政策,想要收割全球资产来促进美国经济增长。因为上述原因,世界多个国家都出现了物价暴涨的情况。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物价也出现了上涨。随着国际输入性通胀渗透入华,中国的物价明显出现了涨幅。然而,虽然以原材料为主的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但最终的商品价格并没有明显地上涨。 因此,有经济专家非常忧虑,认为在未来某个时期会出现经济滞胀的情况。后续人们在回顾2020年的时候,可能会认定这是一个特殊的节点。在这一年,一场全球性疫情影响了世界,造成全球经济断崖式衰退,只能进行缓慢地复苏。不过,中国作为世界控制疫情最好的国家,经济已经恢复了稳定增长,正在平稳地前行中。 分析人士表示,未来30年,中国将面临三种变化。首先,中国的经济地位将大幅度提升。现在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跟最大经济体美国的整体差距正在逐渐缩小。然而,美国拥有美元霸权,控制着世界金融市场。美国为了维持这项霸权,对中国发起了全面遏制,这使得中国在一定程度上遭遇了经济发展受限的情况。但是,美国即使全力打压中国,也无法改变自身经济影响力不断衰退的事实。因此,在未来的某个时间,中国经济将爆发出巨大的力量,全面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对于这种情况,多家美国媒体预测将在2040年发生。 其次,就是中国科技将飞速发展。过去将近百年的时间,中国的科技发展速度都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整体科学水平完全不如西方。这使得,在多项关键技术上,西方国家可以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中国只能花费高额的成本,从头开始进行科技发展。 在经过了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后,中国现在已经克服了绝大部分领域的技术难点,成为一个具备完善工业体系的国家,拥有世界最强的制造业。现在,中国只有一小部分尖端技术还依赖外国。分析人士认为,只需约30年时间,中国就可以实现所有科技完全自主,正式成为世界科技最发达,创造能力最强的国家,并成为人类下一次科技革命的主导者。 其三,中国的文化输出能力将大幅度提升。现在,西方国家依然把持着世界舆论的主导。因此,他们可以肆无忌惮进行不分是非,黑白颠倒,编造事实,对他国任意诋毁,在世界范围内不断进行西方文明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传导。在西方国家的操作下,中国对世界发出的声音大部分都被屏蔽。但随着中国国力不断强大,世界民众开始越来越关注、认识中国,主动接受中国的文化。因此,中国文化成为世界主流,彻底取代西方文化只是时间问题。 分析人士指出,中国在经济、外交、军事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大幅度的发展,跟西方阵营的整体差距逐渐缩小。在国际事务上,中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正在发挥重要的作用。显而易见,未来30年,中国的发展势头无法想象。作为中国人,应当为中国的美好远景感到自豪。 不过除了三大改变,中国近些年也将面临三大困局。 一、消费 首先我们来看看一组数据,今年7月份,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5%,远远低于市场预期的11.6%。可见,中国消费增长速度正在放慢。为何增长速度缓慢? 从另一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截至2020年上半年,中国家庭部门的债务总额为58.9万亿元,居民负债率接近59%;截至2020年年底,中国家庭部门债务余额超过55万亿元,中国家庭债务余额再创新高! 另外,数据显示,中国目前有36%的家庭收入用于还清住房贷款,而近一半以上的家庭,他们70%的家庭收入用来还贷。 从上述两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当前老百姓的负债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普通百姓手中没有钱,就算有钱也要去还贷,这样还有钱可以花吗? 再者,大环境不稳定,人们也不敢大胆消费。在未来,消费不能预期的现象将继续存在。 二、出口 尽管今年上半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18.07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7.1%,连续13个月实现正增长,但从2020年6月份开始,连续13个月出现正增长。但受此高增长基数的影响,未来出口整体增幅有可能有所收窄。 第二,随着世界各国经济逐步复苏,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外需也将逐渐减少,这也将对中国出口带来一定的挑战和压力。 此外,许多外资企业撤出中国市场,并将自己的工厂迁往越南和印度,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中低端产业链正面临被东南亚取代的风险。 中国虽然在大力开发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高科技,但这都需要一定的时间,而现阶段中国的高科技碰到了美国等发达国家设置的各种壁垒,也很难出口。 三、投资 1-7月,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10.3%,同比下降11.4%。 包括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7.3%,但恢复速度有所放缓,7月同比下降3.4%。制造领域的投资放缓主要是由于成本方面的压力和需求端的不确定性的影响。 尽管前7个月中销售量有所增长,但由于受现行政策的影响,7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较前几个月有所下降,前景依然不容乐观。 今年1至7月,基础设施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6%,平均两年增长0.9%,与1至6月份相比下降1.5个百分点,七月份的基建投资更是比去年同期负增长1.6%。 从上述三驾马车的表现来看,今后几年,中国经济发展的确面临着巨大的下行压力。但也不要太过担心,因为从改革开放到现在,我们不知道经历过多少次经济震荡,但是每一次经济震荡后不都会迎来更高层次的发展? 再者,从中国目前的一系列政策来看,反垄断、抑资本、压房企、减教育、三层分配等等,未来我们只会越来越好。短时间的低头,是为了我们未来的昂扬。 简而言之,未来是美好的,现在却是残酷的。 说完了中国的困境,再来看看中国人目前的困境: 中国企业家曹德旺曾表示,中国大部分人当中,只有约两亿人具备一定消费能力。曹德旺言论中的这种消费能力,指的是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后,还能进行物质或者精神追求的消费。现在,不少中国人被高额的房价“套牢”,只能通过房贷买房,造成只能勉强维持日常生活开支。光是买房,就让大部分中国人的资产消耗殆尽,甚至后续几十年都需要进行债务偿还。而且,中国人还需要应付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开支,很多人的财产都消耗在了这些基本生活上,根本没有多余的钱进行其他消费。这也是为什么不少中国人并没有感到生活质量提升,感觉不到幸福的核心原因。 中国确实富裕起来了,但大量财富正在集中流向少数人的钱包,很多人为了维持日常生活,压力就已经很大。 其次,中国年轻人的就业问题正在逐渐显现。现在,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中国人的学历水平明显提升,这使得现在社会出现了文凭泛滥的情况。然而,一些人即使拥有硕士,甚至博士学位,他们真的在读书期间认真学习了吗? 如果认真学习了,这种人在找工作的时候自然信心十足。反观只是混到一个文凭的人,自然而然有很大的心理压力。现在,大学名额和研究生名额都在不断增加,高学历对企业的吸引力荡然无存。现在,企业更重视应聘者的实际能力。然而,在现在的就业市场,岗位不多,但应聘者很多,这使得就业压力很大。因此,有人戏称毕业季就是失业季,很多毕业学子找不到工作,就像无根浮萍漂浮在水面,漂泊不定,浪迹天涯。 这些毕业学子充斥着大中城市的就业市场,进行着激烈的就业竞争。然而,专科、本科生基本没有竞争力,研究生还要看是不是211或者985。在成功入职后,这些新员工还将面临996工作制度的压榨。一些企业公司的招聘还限制在35岁以下,超过这个年龄的人恐怕已经丧失了自由就业的资格,只能选择送快递等要求不高的工作,对社会保险甚至劳动合同都不再提要求。 在这种背景下,很多人为了获得个人收入,维持家庭开支,顾不得其他的了。分析人士认为,现在市场中,劳动者处在不利地位,主要原因有五个: 目前中国就业市场整体情况是“僧多粥少”,出现了劳动力过剩的情况。 产业结构不平衡,大学名额增加,使得脑力劳动者严重过剩。 产业布局集中在一线和准一线城市,使得人口流动也集中在这些城市,加剧了这些地区的就业矛盾。 中国的国际战略因为受到美国的打压,资产和人才流向海外。 普通劳动者权益的保护,相比公务员、大型企业、国有企业差距太大。 其三,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强大,中国人的价值观反而正在沦丧。在社交媒体,饭圈情况横行,最终受到了国家强力整治。一些自媒体为了吸引流量,进行毫无下限地博眼球行为等。从这些情况我们可以看到,为了获得金钱,很多人已经丧失了所有道德底线,毫无廉耻之心,甚至漠视法律,最终触碰到了底线。面对这种情况,中国人应当如何应对? 现在,世界经济变动正在提高,因此需要学会风险控制。其次,中国人应当理性消费,不要进行投资消费,进行储备现金的理财方式。其三,即使离开学校,也需要加强学习,不要因为遇到挫折就放弃工作,要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这样可以在后续的竞争中获得更大的优势。 中国未来将面临三大困境,中国人应当怎么办?如果您有更好的观点,请在评论区发表高见。 中软国际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