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中途岛战役另一位“双弹王”回忆录之中途岛(3)—6月5日的行动

2021-09-23| 发布者: 悦海网|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本文是“燃烧的岛群”第503篇原创文章,全文共4814字,配图10幅,阅读需要15分钟,2021年5月27日首发。本文原作者......

本文是“燃烧的岛群”第503篇原创文章,全文共4814字,配图10幅,阅读需要15分钟,2021年5月27日首发。

本文原作者:诺曼·克莱斯(Norman·Kleiss,1916-2016)

翻译作者:活着的士兵S.S.

接上期(第470篇. 中途岛另一位“双弹王”回忆录—轰炸“飞龙”号(2))

6月5日的行动

6月5日,经历了一夜无梦的深度睡眠后,我早早地起床,为再次作战做好了准备。和前一天不同,中队的队员集合得较慢。我们已经击伤或者击沉了日军的4艘航母,但我们并不清楚日军其他水面舰艇的意图。它们会继续朝着中途岛开进呢,还是掉头撤退呢?整整一个早上,将军们都在犹豫不定。我们飞行员也一样,不知道下一步的行动是什么。时间飞快地过去了。

最终,在下午2点,斯普鲁恩斯将军决定执行一项搜索任务。在他的参谋长,海军上校迈尔斯·勃朗宁(CAPT Miles Browning)的建议下,斯普鲁恩斯命令SBD携带1000磅炸弹对270海里范围内的海域进行搜索攻击。这一命令激起了我们飞行员的强烈反对,我们都不愿意携带如此重的载荷执行如此远距离的任务。我们的反对是合情合理的。

昨天,第6侦察轰炸机中队(VS-6)和第6轰炸机中队(VB-6)有18架飞机没有返航,他们几乎都是由于燃料耗尽而坠毁的。携带如此重磅的炸弹执行超远距离的任务就是在拿飞行员的生命开玩笑,没有人想在荒凉的太平洋上由于中暑和干渴而缓慢地死去。当勃朗宁的计划传到飞行员待命室时,不满的飞行员们把墙壁捶得咚咚作响。

上级把我们逼到了极限,我们大声咒骂着。我没有亲眼所见,但听说了如下的故事。几位俯 冲轰炸机飞行员决定他们对任务的意见告诉勃朗宁和斯普鲁恩斯,一场争吵在航母舰桥里爆发了。这些飞行员当中,上尉德威特·沙姆韦(LT DeWitt Shumway,译者注,沙姆韦来自“约克城号”航母的第3轰炸机中队,即VB-3,在4日下午的战斗中投弹命中了“飞龙”号航母。

此外,他还可能于当天上午投弹命中“苍龙”号,“苍龙”号的第3枚命中弹无人认领,从攻击方向看,应该是沙姆韦,但沙姆韦自己也不承认)和上尉沃利·肖特(LT Wally Short)来自“约克城”号航母,还有韦德·麦克拉斯基(Wade McClusky)和厄尔·加拉赫(Earl Gallaher),后两者都是从航母医务室一瘸一拐地走向舰桥的。麦克拉斯基和加拉赫建议斯普鲁恩斯推迟起飞,以便让特混舰队能够更加靠近敌舰,缩短飞机返航的距离。

其次,他们希望SBD只携带1枚500磅炸弹,这样地勤人员就能把飞机的油箱加到最大容量(译者注:飞机的最大起飞重量是固定的,因此必须在载油量和载弹量这二者之间取舍,要想飞得更远,就必须多带油,少带弹)。4名飞行员都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在一场旷日持久的争论后,斯普鲁恩斯修改了勃朗宁的计划,同意由飞行员,而不是他的参谋来制定这次飞行计划。(图1,图2,图3,图4,译者注:这4张GIF图截取自电影《无畏中途岛之战》,虽然是烂片,但还是透露了中途岛战役后期一些不为人知的细节)

图1 舰桥争论1GIF

图2 舰桥争论2GIF

图3 舰桥争论3GIF

图4 舰桥争论4GIF

我要强调的是,我本人并没有亲眼目睹“企业”号舰桥上的激烈讨论,所以我也没有事情真相的第一手资料,但我时常思索,究竟是什么因素主导了中途岛战役中领导层的种种决定?“企业”号上的高级军官们在6月4日上午,冒着极大的风险把我们派出去执行任务,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我们虽然击毁了4艘日军航母,但鱼雷轰炸机中队损失了70%的飞机,而我们两个俯冲轰炸机中队(译者注:即“企业”号航母上的第6侦察轰炸机中队和第6轰炸机中队)也损失了50%的飞机。

我们飞行员承受了如此巨大的风险却毫无怨言。但现在,就在次日,勃朗宁却计划执行一项风险巨大且看起来毫无必要的鲁莽行动。一天的时间能够改变很多事情。我很高兴,加拉赫和麦克拉斯基能够向上级表达自己的关切,他们在6月5日那天,很可能因此挽救了许多飞行员的生命。

即便计划做了改动,我们飞行员们依旧认为这是个糟糕的作战计划。起初,我希望迪克·贝斯特(Dick Best,译者注:即电影《决战中途岛》的男主,他投弹命中了“赤城”和“飞龙”2艘航母)能够成为新的空中指挥官,但那天早上他住进了舰上的医务室。由于他所驾驶的SBD的氧气系统出现故障,他吸入了烧碱,在昨夜便患上了呼吸系统疾病(图5)。

在数小时内,我们再次有一位优秀的中队指挥官被迫停飞。由于加拉赫和贝斯特均无法再次飞行,来自“约克城”号航母上的沙姆韦上尉被任命为空中指挥官,他将带领如下32架飞机:10架来自第3轰炸机中队(VB-3,译者注:原属“约克城”号航母),6架来自第6轰炸机中队(VB-6),7架来自第5侦察轰炸机中队(VS-5,译者注:原属“约克城”号航母)及9架来自第6侦察轰炸机中队(VS-6)

图5 贝斯特氧气出现问题GIF

我们的任务很简单,找到日军特混舰队,确认“飞龙”号航母已经沉没。如果“飞龙”号未沉,我们就进行补刀。如果“飞龙”号已经沉没,我们就尽可能地轰炸其他水面战舰。

整个早上,PBY水上飞机(图6)一直在报告敌舰位置,因此我们十分清楚日军舰队在哪里。根据PBY的报告,日舰的位置仅仅比昨日移动了一小段距离,日军舰队的组成也和昨日几乎一致:2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和4艘驱逐舰。重要的是,PBY报告1艘受损的日军航母仍在漂流,我们认为那艘航母就是“飞龙”号。

图6 PBY水上飞机

下午3:12,我们这支由不同中队混编而成的32架SBD起飞了。在航母附近编好队后,我们在沙姆韦上尉的率领下,向着265海里外的日舰进发。VS-6和VS-5两个侦察轰炸机中队飞在低空。我们组成了“侦察线”(scouting line)队形,即机群组成类似半V字型,这样能够尽可能扩大我们观察海平线的视野,但各机的间隔又比较紧密,一旦发现了某些重要的物标,我们便能够通过手势,而不是无线电告知队友。

与此同时,VS-3和VS-6两个轰炸机中队在我们上方13000英尺处巡航,鸟瞰广阔大洋。恶劣的天气妨碍了搜索。一路上,海平线处都笼罩着雾霾,我几乎看不到什么东西。最后,在经历了数小时的飞行后,我们一无所获,沙姆韦打手势命令我们侦察中队解散“侦察线”队形,我们爬升到了两个轰炸机中队的攻击高度。

下午6时,我们抵达了拦截点,和昨天上午出动的情况一样,拦截点的海面上空空如也,真是令人沮丧。沙姆韦带领我们向西南方向搜索飞行。6:20,无线电里传来消息,特混舰队另一艘航母“大黄蜂”号上起飞的33架SBD发现了日军。他们与我们几乎在同一时间升空,他们的空中指挥官,海军少校斯坦霍普·林(LCDR Stanhope Ring)报告说他们遇到了一艘日军轻巡洋舰。沙姆韦给我们打了个信号,我们再次改变了航向。

10分钟后,我们便抵达了现场。我们并没有看到巡洋舰,只看到了一艘孤零零的驱逐舰“谷风”号(Tanikaze,图7,译者注:“谷风”号属日本“阳炎”级驱逐舰,该舰于1944年6月9日被美军潜艇“鲻鱼”号击沉,击沉过程可详见“燃烧的岛群”微信公众号文章《493.吃下五只猫的老鼠——塞缪尔·迪雷和“鲻鱼”号(下)》),很显然,日本是把这艘驱逐舰留下来击沉“飞龙”号航母的,而“飞龙”号在我们抵达之前已经沉没了。

(译者注:“飞龙”号航母是被美军SBD炸成重伤后,由日军驱逐舰“卷云”号用鱼雷击沉的,最终沉没时间约为6月5日9时7分至15分之间沉没,沉没过程可详见“燃烧的岛群”微信公众号文章《286.巨兽之亡(14)!白白瞎掉的“飞龙”号航空母舰》)

图7 驱逐舰“谷风”号

当我们抵达时,“大黄蜂”号的俯冲轰炸机已经投弹完毕,正在编队返航。所有33架飞机均俯冲投弹攻击了“谷风”号,却无一命中。我们“企业”号的SBD抵达后,“谷风”号驱逐舰的高射炮开火了。沙姆韦摇摆机翼,向我们发出了信号:“进攻!”第3轰炸机中队首先俯冲,紧跟着是由上尉劳埃德·史密斯(LT Lloyd Smith)率领的第6轰炸机中队,他们的投弹均错失了目标。然后轮到我们了。

帕崔尔卡上尉(LT Patriarca)摇了摇机翼,我们第6侦察轰炸机中队的9架飞机便一架接一架地开始俯冲攻击。由于天气恶劣,海面波涛汹涌,加之目标实在太小,我们的投弹也未能命中。日军驱逐舰全速做着S型急转弯来回规避,闪转腾挪,多云以及渐渐变暗的天空使得目标很难被看到。我只能通过日舰防空炮火的炮口焰看到日舰,从舰尾划出的白色浪花判断日舰的行进方向。

最后,我和中队其他人一样,也未能命中目标。我在极低的高度投下了炸弹,但炸弹落到了海里,并没有造成任何损害。在当天晚上,我在我的《战争日记》上记下了当时进攻的场景:“这艘日本鬼子的小驱逐舰向我们喷射着所有防空炮火,同时以全速(大约40节)做着完美的Z字型规避动作,因此很难命中。我看到了数枚近失弹,但未有炸弹命中。”

当我从俯冲中拉起后,我注意到,7架第5侦察轰炸机中队(VS-5)的也飞也在试图击沉这艘驱逐舰,然而,他们再次无一命中。更糟糕的是,有架SBD坠毁在了海面,这是萨姆·亚当斯上尉的座机,他是“约克城”号航母的飞行员,就是他在昨天发现了“飞龙”号航母,并准确地报告了其位置(译者注:当时“飞龙”号还完好无损,就是这位飞行员的发现使美军最终击毁了“飞龙”号)。他是这场战役最关键的人物之一,却在一次毫无战果的任务中牺牲了。我们刚才就好像是一群人纷纷抡起高尔夫球杆,用球去击打一个孤零零的小铁罐。上帝捉弄人的方式真是有趣。

除了亚当斯的座机坠毁,亚当斯和机枪手约瑟夫·卡罗尔(Joseph J.Karol)阵亡外,我们机群再未遭到其他人员伤亡,只有几架飞机受了轻微伤。机群在集合点上空集中,领头的飞机飞得很慢,以便让后面的飞机能够跟上。通过 YE-ZB系统(译者注:YE-ZB即飞机的无线电导航系统,可引导舰载机返回航母,其使用方法可见本系列前文 《391. 中途岛战役另一位“双弹王”的二战回忆录之威克岛和马尔库斯岛(一)》),我们于7:45返回了“企业”号航母上空。

天已经完全黑了,VS-6中队有6名飞行员尚未在黑暗中着舰过,现在他们的处境不妙。我曾数次在夜间着舰过,但即便如此,我依旧认为夜间着舰不是件容易的事。海军飞行员曾把夜间着舰比喻成你闭着眼睛跳到一块移动的滑板上。在夜间着舰成功后,我觉得这个比喻十分贴切。

在一片漆黑中“企业”号打开了舷灯和探照灯,照亮了自己的位置(图8)。但是,要在黑暗中知道飞机降落的进近状态却是几乎不可能的。在白天的着陆中,我可以从航母助降信号官(图9)或者舰岛上的摄影师们获得飞机进近状态的关键信息——如果摄影师们举起摄像机对准了你,那你就要特别小心了!(译者注:美军航母上有个摄影师团队,如果飞机降落时进近姿态不正常,摄影师们就会举起摄影机把这过程记录下来,以供后续事故调查及飞行员培训时参考)

图8 打开航母甲板灯GIF

图9 航母助降信号官(双手举牌者)GIF

然而现在,我无法在黑暗中看到他们,我不得不自己决定进近时的速度、高度以及下降率,最终安全降落。(图10)6月5日那晚返航时,我们最大的麻烦是,飞行员们几乎无法在黑暗中区别出“大黄蜂”号和“企业”号两艘航母。有5架“大黄蜂”号航母上的飞机误降到了“企业”号上,第6侦察轰炸机中队1架由少尉克拉伦斯·瓦门(ENS Clarence Vammen)驾驶的飞机,降落在了“大黄蜂”号上。

图10 飞机夜间降落航母GIF

不论如何,我对6月5日的任务结果一点也不满意。在我的战争日记中,我简要地总结道:“执行这次任务我们消耗了不少燃油、炸弹,甚至还损失了一架飞机,一点也不值得。”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


香奈儿水桶包 https://www.baobaomima.com/product/chanel/bucket/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悦海网 X3.2  © 2015-2020 悦海网版权所有